關於結婚這回事

在青春期的時候,身邊同學口中的話題總離不開 「結婚生子」 這回事。在得知朋友開始有交往對象,要結婚或者懷孕的時候,基於禮貌,大家的第一反應通常也就一句「恭喜你」。

也因為這樣,身邊有另一半成為了一種 “值得被追求的榮耀”,單身像是一種通病,總是不被看好,大家也會依照慣例的想為單身的朋友介紹個好對象。

到了三十歲左右的年齡,身邊的人越是有這樣的焦慮。有些甚至會對於自己單身這件事感到自卑,並羨慕著身邊已成家的朋友。

在我分享過的另外一篇文章裡我曾經提起過:「人生是一場漫長的延長賽。」對於自身成長是這樣,感情也是這樣。結婚不是感情的終點,難道兩個人結了婚就不用吃飯洗衣工作生活了嗎?結了婚就沒有七情六慾了嗎?結了婚以後,這輩子都不會再有從前怦然心動的感覺嗎?

在 21 歲可能會遇到對的人,在 41 歲也可能會遇到對的人呀。與其和不適合的人耗一生,倒不如一個人痛快的揮霍青春。

以前還聽過一個說法 – 到了一定的年齡,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將就。但若不是真心想對對方好的人,即使是湊在一起當個伴,快樂真的能長久嗎?而也有人說,兩個人在一起追求的不是快樂。是安穩,是日常生活中有個人相伴就已足以。

有些人將就,是因為真的沒遇過對的愛情,所以認為愛情不過如此。我聽過最扯的愛情忠告是 “就算他在外面拉著別人的手,只要天黑他會回家就好了。” 我無法去勸阻任何人選擇的愛情方式,因為對有些人來說,寧可身邊有個不忠的另一半都不要自己一個人生活; 也有人寧願沉浸在不快樂的感情裡也不捨得分手。

何謂遇到對的人?是兩個確定對方的人,真心想在一起走一輩子,眼裡從此再也裝不下其他人。是知道對方的缺點但眼裡滿滿的都只有對方的優點。是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但會想要為了對方把自己變得更好。不會有所謂的沒安全感,因為對方會努力的把你的感受放在最前面。

單面犧牲和委屈不是愛,忽冷忽熱不是愛,心還沒定下來不是愛,分分合合更不是愛。

兩個人在一起,會讓對方變得更好,會喜歡和對方在一起的自己; 會有更多的快樂。如果相反的兩個人在一起就只是在消耗對方的耐性,測試對方的底線,一直持續著不好的情緒,那就只是一種折磨,這樣的愛情不健康,千萬別把長期的傷痛當作愛情必經的路程。

一路走來,支撐著我最大的力量大概是從前慢慢建築起的勇氣。如果遇到了能一起走過這一生的伴侶是幸運,但就算沒有,也要有自己一個人把這一生過好的勇氣。

所以呀,單身的朋友,不要去羨慕已婚的人。結婚不是愛情的終點,生孩子也不是 “人生必做的事”。

來點數據好了!在馬來西亞,一千對夫妻裡就有七至八對會離婚,(2019/20 數據), 最常離婚的年齡介於 30-34 歲。在 2019 年,總共有 203,821 對情侶結為夫妻,但同時也有 56,975 對夫妻宣告離婚。在澳洲,2019 年有 113,815 對情侶結為夫妻,同時也有 49,116 對夫妻宣告離婚。

離婚的原因多得數不清,可以是 “當時的自己不夠成熟, 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”,也可以是 “因為變得更成熟,所以要的東西不一樣了”。 從前誓言裡的一生一世如今什麼都不是;但在人生的每個階段所要的東西本來就不一樣,所以即使離婚也不是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事。

只是綜合以上來說,為何急著結婚呢? 你可能會說,那是因為他們沒遇上對的人; 但是,有誰結婚的時候就已經想好之後會離婚呢?還是說,結婚成為了一種人生必經的體驗 (?!) 但這樣的體驗未免太傷神傷身還傷錢包了,不要也罷。

最後澄清,我並不是不鼓勵大家結婚,也不是什麼不婚主義者;(雖然我在遇到楊總以前的確對結婚沒什麼太大的憧憬)今天的重點是,不要急著在 “適婚年齡” 結婚,也不要認為婚後一定要生孩子 (關於這個我想用另外一篇文章分享)。

遇到了對的人我由衷祝福你們長久,單身的朋友我希望你們可以繼續享受黃金單身漢的時光,未來若遇到有緣人再慢慢經歷兩人世界的甜蜜。
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