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真的不用秒回信息

生存在這數字發達的時代裡,許多人在發出一條信息以後,都會希望得到對方的及時回信,那是不健康的。我們的集中力會因為手機上的提示被影響,開始分心;而恰好我們的注意力,就是這些社交媒體與通信軟體的賺錢工具。 幾年前開始,我把手機裡所有的通訊提示給關上,只留下來電提示,讓家人朋友在緊急的情況下能聯繫得到我。由於很經常都需要用手機電腦工作,信息一直進來真的很影響效率,調整了之後精神狀況確實好了許多。 自己給別人發信息時,我也從來不認為對方需要及時回复,同理,別人給我發信息時,我也會選擇在自己有空閒的時候回复。不喜歡自己的節奏被打亂,頻繁的被要求 「秒回」 其實也會增加焦慮感。 和我熟識的朋友也知道,我人在外遊玩的時候很喜歡在 IG 上分享限時動態,但信息一般都不會及時回复。原因很簡單,我現在人在外面,無論是一個人還是與夥伴們在享受大自然和美景,都不會在當下閱讀任何信息,會發動態也純粹只是想要紀錄眼裡所看見的風景。 收到信息不即時回應與修養無關,更與時間觀念無關。每個人都在認真的過生活,有需要專注的事。這裡想提醒大家,不是鼓勵你不回复信息,而是讓你更好的掌控自己的時間,在選擇的時間回复。(PS: 當然了,工作上的信息就取決於你和同事老闆下屬之間的合作方式,畢竟這些信息或許是會影響其他人的工作的喔。) 尊重自己的時間,也學會尊重他人的時間。 你真的不用秒回信息。

Continue Reading你真的不用秒回信息

關於結婚這回事

在青春期的時候,身邊同學口中的話題總離不開 「結婚生子」 這回事。在得知朋友開始有交往對象,要結婚或者懷孕的時候,基於禮貌,大家的第一反應通常也就一句「恭喜你」。 也因為這樣,身邊有另一半成為了一種 “值得被追求的榮耀”,單身像是一種通病,總是不被看好,大家也會依照慣例的想為單身的朋友介紹個好對象。 到了三十歲左右的年齡,身邊的人越是有這樣的焦慮。有些甚至會對於自己單身這件事感到自卑,並羨慕著身邊已成家的朋友。 在我分享過的另外一篇文章裡我曾經提起過:「人生是一場漫長的延長賽。」對於自身成長是這樣,感情也是這樣。結婚不是感情的終點,難道兩個人結了婚就不用吃飯洗衣工作生活了嗎?結了婚就沒有七情六慾了嗎?結了婚以後,這輩子都不會再有從前怦然心動的感覺嗎? 在 21 歲可能會遇到對的人,在 41 歲也可能會遇到對的人呀。與其和不適合的人耗一生,倒不如一個人痛快的揮霍青春。 以前還聽過一個說法 - 到了一定的年齡,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將就。但若不是真心想對對方好的人,即使是湊在一起當個伴,快樂真的能長久嗎?而也有人說,兩個人在一起追求的不是快樂。是安穩,是日常生活中有個人相伴就已足以。 有些人將就,是因為真的沒遇過對的愛情,所以認為愛情不過如此。我聽過最扯的愛情忠告是 “就算他在外面拉著別人的手,只要天黑他會回家就好了。” 我無法去勸阻任何人選擇的愛情方式,因為對有些人來說,寧可身邊有個不忠的另一半都不要自己一個人生活; 也有人寧願沉浸在不快樂的感情裡也不捨得分手。 何謂遇到對的人?是兩個確定對方的人,真心想在一起走一輩子,眼裡從此再也裝不下其他人。是知道對方的缺點但眼裡滿滿的都只有對方的優點。是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但會想要為了對方把自己變得更好。不會有所謂的沒安全感,因為對方會努力的把你的感受放在最前面。 單面犧牲和委屈不是愛,忽冷忽熱不是愛,心還沒定下來不是愛,分分合合更不是愛。 兩個人在一起,會讓對方變得更好,會喜歡和對方在一起的自己; 會有更多的快樂。如果相反的兩個人在一起就只是在消耗對方的耐性,測試對方的底線,一直持續著不好的情緒,那就只是一種折磨,這樣的愛情不健康,千萬別把長期的傷痛當作愛情必經的路程。 一路走來,支撐著我最大的力量大概是從前慢慢建築起的勇氣。如果遇到了能一起走過這一生的伴侶是幸運,但就算沒有,也要有自己一個人把這一生過好的勇氣。 所以呀,單身的朋友,不要去羨慕已婚的人。結婚不是愛情的終點,生孩子也不是 “人生必做的事”。 來點數據好了!在馬來西亞,一千對夫妻裡就有七至八對會離婚,(2019/20 數據), 最常離婚的年齡介於 30-34…

Continue Reading關於結婚這回事